太阳集团app下载(中国)Apple App Store

李红涛教授 | 质性研究:从选题到写作

发布人: 发表时间:2024-08-31 01:56 点击:

【编者按】8月16日至30日,由湖南省教育厅、湖南理工学院主办,湖南理工学院太阳集团app下载、湖南省新闻传播学会承办的2024年湖南省“智能传播与新闻传播研究方法”研究生暑期学校邀请国内新闻传播学科知名专家学者授课。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中国传媒大学、湖南理工学院等全国各大高校的159名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本科生入学,开展专题研学。8月26日,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副主任李红涛教授作了题为“质性研究:从选题到写作”的讲座。本场讲座主持人为湖南理工学院太阳集团app下载龙明霞博士。本文根据讲座内容整理。

李红涛教授以“论文是写出来的吗”为引,从写论文与写作文的区别、做研究与做新闻的差异、如何找到好选题等维度深入剖析了学术论文从选题到写作的精髓与挑战。


论文是写出来的吗?

讲座伊始,李红涛教授就抛出“写论文、写论文,论文是写出来的吗?”这一话题,在同学们思考之后,李红涛教授给出了自己的回答。

首先,论文是“做”出来的。他以《深层游戏:关于巴厘岛斗鸡的记述》这一经典文章为例,深入浅出地阐述了“深入体验和细致观察”对于论文写作与研究的重要性。只顾居家埋头苦读“写”不出好论文,走出家门体验探索才“做”得出好研究。

其次,论文是“改”出来的。他以自身论文写作与修改经历为例,明确指出,尽管在完成详尽的前期调研之后,还是得投入到论文撰写当中,但从某种意义上讲,一篇高质量的论文并非纯粹通过写作得以诞生,而是在无数次修改与雕琢中逐渐完善的。反复推敲是提升论文质量的必经之路,也是学术论文创作的关键环节。


研究是一门艺术吗?

李红涛教授表示,不是每一人都有成为艺术家的天分,如果研究是一门艺术,其实把研究放在了一个绝大多数人都高攀不上的位置。而从现实角度来看,研究更像是一门手艺,拥有一门手艺不需要太大的天分,但也少不了苦工与坚持,因此做研究也需要有工匠精神。

他提醒同学们做学术研究时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发现自己的学术兴趣;第二,懂得天有多高地有多厚,取法乎上,又不好高骛远;第三,学会提出问题;第四,养成良好的工作方式和习惯,拒绝拖延;第五,做学术不要沉迷于自己的生活无法自拔,试着跳出自己的圈层寻找选题;第六,学会做一名巧匠,避免对方法和技巧的盲目崇拜;第七,尽量养成简洁清晰的陈述风格。

写论文和写作文有何区别

李红涛教授表示,大多数初学者在写论文的过程中都不可避免地受到中学教育中作文风格的影响,但写论文和写作文在多个方面存在显著的差异。

第一,作文主要是在表达自我,而论文需要有明确的观点并予以论证,不能主观写作。第二,作文多为命题,全班同学经常写一个题目,而论文题目需要学生自己寻找,具有不确定性。第三,作文以应试为导向,讲究“速战速决”,而论文耗日持久且要多次修改,挑战耐力。

他提出,写作问题本质上是逻辑问题,写不清楚不单单是文笔不好,很大程度上是逻辑不清楚,没有写作思路,因而同学们要着重训练说理写作的能力,减少过度修辞,锻炼逻辑思维。


做研究和做新闻有何区别?

李红涛教授表示,传媒院校的学生在既学新闻写作又要进行论文写作的情况下,需要认清做研究和做新闻的差异。

第一,在受众方面,新闻的受众是一般的阅听大众,而研究成果的受众是与自己研究方向相似或一致的小同行和大同行,是自己的“专业共同体”。

第二,在价值方面,新闻价值在其重要性、接近性、新鲜性、互动性等,而学术价值在于提出新的观点、方法或发现,填补现有研究的空白,为现有理论提供新的证据或方向。

第三,在目标方面,新闻的目标在于提供信息、讲述故事,而研究的目标在于生产知识,增进人类对自然、社会或人类自身的认识,推动学科发展。

Thinking in print:以白纸黑字的方式思考

李红涛教授表示,最宽泛地说,只要我们为了回答一个问题而收集信息,以此来解决一项难题,就是在做研究。做研究是一个提出问题并寻找答案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收集扎实的数据,构想好答案,最后写下来。

他建议同学们“以白纸黑字的方式进行思考”。第一,“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写下来是为了理清思路、抓住细节。第二,写下来是为了更好地理解,要从研究开始就坚持写,不要等材料齐全再动笔。第三,要用写作来检验自己的思考,写和想是两回事,只有写在纸上,你才能知道自己到底“行不行”。第四,写下来可以与读者建立联系,预判读者的批评,完善自己的观点。

为什么不好好说话?

李红涛教授指出,许多同学对论文写作存在错误认识,认为就是掉书袋,甚至“不说人话”,存在打官腔、学术腔、学生腔的现象。针对这些误区,他分享了三个“必杀技”:

1、WHO CARES?——当你想到一个题目并感到兴奋时,问自己,这个题目有谁关心?

2、ANYTHING NEW?——当你发现一些不为人知的信息时,问自己,这有什么新意?

3、SO WHAT?——当你终于写完八千字时,问自己,这篇文章的意义何在?

同时,他建议在论文写作时应该与读者建立联系。可以为论文设定“读者画像”,想象可能会有哪些人阅读这篇论文?他们希望听到什么?是新的事实性知识,还是希望更深入地理解某些问题,或者解决现实中的实际问题?甚至是为了娱乐?这些思考有助于理清自己对读者的预期。

他强调,论文写作时应做到“好好说话”,不要陷入自我陶醉。他引用社会学家赖特•米尔斯对当时存在的“社会学腔”的嘲讽,提示我们要克服学院派的乏味文风(prose),首先要克服学院派的造作姿态(pose)。

怎么做?怎么写?怎么教?

面对学生在论文写作中的常见问题,李红涛教授发出了“怎么做?怎么写?怎么教?”的三连问。

在“怎么做?”这个问题上,他认为“取法乎上,从做中学”,在写作实践中学习、领悟、贯通。

在“怎么写?”这个问题上,他认为“写作即思考”,写的过程,就是思考的过程,不应将两者割裂开来。在思考阶段要设想如何动笔,在写作阶段也要持续思考。

在“怎么教”这个问题上,他概括为“自虐、互虐、别卷”,他认为,学生应该多自省自问,也可组成学习小组相互交流提问,但需注意避免无效内卷。


选题从哪里来?


李红涛教授讲述了自己的学生在写论文时研究对象突然“人间蒸发”的故事,提醒大家有了选题和想法后,就要赶紧去收集材料。他强调,消失的是具体的“研究对象”(田野点),不是现象或议题;做研究要保持灵活性,不要一条道走到黑,要随时根据研究情况调整设计……以此引出了关于选题从何而来的思考。

关于如何找到一个具有可行性、导师认可的选题?他认为,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来思考,先是找到一个具体的选题,再对选题展开自我质疑,并思考需要哪些证据来回答这些问题,以及是否能够找到证据。他提醒同学们选题(topic)而非话题/领域(subject),subject是相对宽泛的知识领域,而topic是领域内有趣的话题,把subject细化就能得到topic。同时,也要区分疑问/问题(question)和难题(problem),并不是所有疑问都会导向难题。

对于选题的来源,他提出可以从导师、个人经验、热门话题或公共议题以及理论与研究文献中获得。导师提供的选题在方向上一般不会出错,但要考虑个人能力以及兴趣的问题。从个人经验衍生的选题一是要破除“新”就一定好的迷思;二是思考与该选题类似的选题,进行共识性与历史性的对照;三要考虑该选题除了对自己以外,对别人、对社会的意义。从热门话题或公共议题而来的选题首先要进行陌生化,换一个角度去看我们习以为常的事物,这是一个批判性的抽离过程,其次再考虑如何与理论文献对接。



(学生记者/吴羽 陈佳燕 责编/周祎 主审/肖涛 终审/石军